为提升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探讨研究生培养经验, 6月16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导师交流座谈会,食品科学学院曾凯芳教授、学院党政领导、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本次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园园主持。
座谈会首先由食品科学学院曾凯芳教授作主题分享:共探育人之道,赋能师生成长。曾教授在分享中指出,研究生导师不仅是学术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肩负起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的重任。在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曾教授强调明确责任与控制边界、管理风格的转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关于研究生学业和综合培养,曾教授分享了多项创新举措,充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处理研究生心理问题方面,曾教授分享了“避免内耗,联动家长、辅导员、心理中心等多方协同帮扶”的成功经验。

随后,曾教授与导师们进行圆桌交流,导师们从师生沟通、学生学习规划、培养侧重点以及团队氛围建设等方面出发,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导师们一致认为,学生培养应在引导与压力之间找到平衡,在包容的环境中促进其扎根科研、潜心学术。
学院蒋红波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此次座谈会充分展现了学院导师们在育人工作中的热忱与思考,是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探索的生动缩影。他强调,研究生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与持续改进的事业,导师们要以爱为基、以责为本,将个人经验转化为育人实效。蒋院长表示,期待未来学院能够涌现出更多育人新成果,培养出更多肩负植保使命的优秀人才。

学院刘立广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对曾教授在教书育人、学术科研方面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指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首先要做到自身学术水平高,其次是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最后要有育人情怀。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资源保障、优化管理机制,为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筑牢根基。

此次座谈会为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生导师们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的平台。通过经验互鉴与思想碰撞,导师们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师生关系构建等方面收获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进此类交流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助力更多植保领域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供稿:易君臣
初审:陈园园、吴雨程
二审:牛金志
终审:蒋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