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孙新华研究员牵头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大豆与核盘菌互作的分子机制解析”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隆平楼108会议室隆重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管理团队项目专员张涛老师和聂刚老师,重庆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处刘从军处长,中国科学院何祖华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军教授,吉林大学潘洪玉教授,宁波大学燕飞研究员和西南大学周常勇教授参会指导,用户代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杜成章研究员。项目牵头单位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科技处相关领导,植物保护学院的领导,项目负责人孙新华研究员及项目骨干参会,会议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胡昌华主持。

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保障,确保研发工作按计划高质量推进,助力科研团队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重庆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处处长刘从军也表示,希望在西南大学的牵头下,项目课题团队在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产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变革力的成果。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管理团队在会上作专项一体化实施管理报告,强调项目要对标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完善年度计划与预算执行安排,推动课题间协同合作,提升整体执行效率。

项目负责人,植物保护学院研究员孙新华介绍项目整体情况,从课题的任务分类、指标分解、课题考核、任务安排上分类压实、分段推进,紧紧围绕我国大豆菌核病抗病基因挖掘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项目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评审和深入讨论。何祖华院士等6位专家对项目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面向国家需求,研究方案创新性强,研究方向极具科学价值,也对项目的执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项目能为我国大豆抗病品种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突破。

撰稿:孙新华
初审:刘梦欣、李园媛
复审:牛金志
终审:蒋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