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院举办智慧植保跨学科创新研讨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8 点击数量:

2025年4月29日下午2:30,西南大学智慧植保跨学科创新研讨会在隆平楼108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以“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共绘智慧植保蓝图”为主题,西南大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智慧农业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以及武汉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智慧植保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方向。研讨会由院长蒋红波主持。

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刘立广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强调,在全球农业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传统植保需突破单一学科局限,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植保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在顶天立地做科研、扎根大地促转化、跨界融合育人才等方面持续用力让信息技术为植保插上智慧的翅膀,让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研讨会第一场以“理工学科赋能植保技术”为主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鸿一聚焦光谱监测技术,分享了基于物联网的病虫害智能感知系统;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谢守勇围绕植保装备智能化,介绍了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的研发进展;智慧农业学院副院长青玲以数据驱动决策为核心,探讨了农业大数据在植保场景中的应用路径。

研讨会第二场重点聚焦“交叉应用与基层实践”主题,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杨宇衡展示了光谱和图像信息在病害智慧监测中的突破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苟建平教授分享了大数据建模经验,解析了机器学习在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的优化算法;植物保护学院魏朋副教授结合田间实践,提出了基层植保技术落地的跨学科需求。

研讨会第三场以“企业视角的创新实践”为突破点,武汉谷丰光电总经理叶军立和广东瑞丰生物董事长李慎磊,重点介绍了多传感器融合设备,其研发的田间光谱监测系统可实现病虫害早期精准识别,数据采集效率提升30%以上,为智能化防治提供硬件支撑。植物保护学院魏冬老师聚焦植保应用技术,探讨了不同作物场景下植保方案的精准优化适配策略。

随后,参会代表聚焦技术应用优化,围绕“技术壁垒突破”、“校企联合攻关”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智慧植保技术的突破不仅是农业领域的关键,更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最后,蒋红波院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代表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对研讨会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研讨会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为智慧植保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希望各参会单位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慧植保的发展,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西南大学智慧植保跨学科创新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植保学科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不仅是智慧植保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推动植物保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邹娣

初审:李园媛

复审:杨宇衡

终审:刘立广、蒋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