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学子讲堂丨学院“聚焦两会新声,逐梦时代新篇”学科知识交流分享会顺利举办

4月8日,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含弘学子讲堂于36教309室举行。本次讲堂邀请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王垚、2022级硕士研究生郭园超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冕三位同学进行交流汇报。校研究生会成员徐慧静、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堂。本次讲堂由2024级研究生夏欣主持。


活动伊始,王冕同学围绕“三农”工作主线,深入解析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引导同学们把握地方乡村发展实践脉络。她结合重庆市2025年以“特色产业升级”“生态文旅融合”“人才下沉机制”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部署,以铜梁区福果镇油菜花海构建“金色经济带”为典型案例,生动呈现重庆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王垚同学依托西南大学天然产物农药研究平台的科研优势,针对茄科作物根茎病害防治难题开展系统性攻关。他分享了通过构建“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以生物农药创制为核心、生态调控为支撑的绿色植保方案。

郭园超同学AI技术出发,他谈到AI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的边界从精准种植中算法对水肥的毫厘把控,到智能监测系统对病虫害的未卜先知”;从数据驾驶舱对产业链的全局调度,到数字大脑对乡村经济的赋能升级。这场变革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命题的科技应答。

在提问环节,管鹏伟同学就铜梁油菜花海农旅融合模式的可复制性提问,王冕强调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路径;李雨憶同学针对茄科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成本效益问题,王垚提出通过多方协作严控转化成本;刘香池同学则关注AI技术推广中小农户的困境,郭园超建议以技术指导和大户示范带动实现降本增效。三位分享者结合实践,为学科应用提供了务实解答。

本次含弘学子讲堂立足学科特色,贯通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多维图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在地化实践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链条突破,从数字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深度重构到科技报国使命的青年担当,系列活动报告深刻揭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的核心价值。期望学院研究生能以学促行、以研致用,在厚植“三农”情怀中锤炼本领,以科技之光照亮沃野千里,以智慧方案破解产业难题,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征程中彰显新时代农科人的青春力量。

供稿/王冰阳  摄影/刘云飞  排版/齐  烨  初审/张佳乐  复审/严潇漪  终审/陈园园)


发布时间2025-04-09 09:22:20
地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电话:023-68251269   邮箱:zhibaoyb@swu.edu.cn  
版权所有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