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月,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伟教授团队先后在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 (IF2020=4.845)、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IF2020=3.963)连续发表了三篇天然产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抑菌靶标及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章,为利用天然活性化合物控制植物细菌病害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丁伟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植物与青枯菌互作及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工作。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活性多样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青枯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青枯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同源重组和分子对接技术,明确了瑞香素靶向青枯菌脂多糖合成酶LpxB,进而对青枯菌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效果,具有开发成一种青枯病新型控制剂的潜力。相关成果以题为“Sustainable natural bioresources in crop protection: antimicrobial hydroxycoumarin induce membrane depolarization-associated changes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发表在农林科学top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杨亮博士后为第一作者,丁伟教授为通讯作者。
脂多糖是青枯菌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与青枯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团队成员进一步挖掘香豆素类化合物胁迫下青枯菌转录组信息,发现瑞香素特异性抑制青枯菌胞外多糖合成酶编码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构建胞外多糖缺失突变体,明确了瑞香素靶向抑制胞外多糖合成,降低青枯菌的致病力,相关成果以题为“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 daphnetin reduces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and virulence factors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发表在农林科学top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上,杨亮博士后为第一作者,丁伟教授为通讯作者。
另外,团队成员以靶标蛋白为切入点,筛选青枯菌细胞二分裂蛋白FtsZ抑制剂,通过革兰式染色成像、RT-PCR和分子对接等技术,发现了6-甲基香豆素通过抑制青枯菌FtsZ蛋白表达,造成细菌二分裂过程受阻,抑制青枯菌生长。相关成果以题为“Discovery of a novel plant-derived agent agains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by targeting the bacterial division protein FtsZ”发表在农林科学top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上,杨亮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丁伟教授为通讯作者。
相关研究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绿色防控重大专项项目、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资助。